开宗明义的说:教师资格证书面考试备考材料(我点了)
微信大众号【敏试教师网】获取教师资格证书面考试面试干货材料
进入正题:教师资格证书面考试中常考的11个传统节日及考点
传统节日
传统节日在考试的时分首要调查两个方面,一是调查节日的风俗,二是调查与节日相关的一些古诗词古诗文,多以单选题的调查方式呈现。
1.新年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最盛大传统节日。在夏历正月初一,又名阴历年,俗称“新年”、“新年”。新年的前史很悠长,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依照我国阴历,正月初一古称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称年头一,到了民国时期,改用公历,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,把阴历的一月一日叫新年。新年风俗有蒸年糕、贴春联、年画和拜年等。
相关古诗文
昨晚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——唐 孟浩然
爆仗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—宋 王安石
六合风霜尽,天地气候和。历添新年月,春满旧山河。——明 叶颙
2.元宵节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又称正月半、上元节、灯节、元夕、元夜。元宵风俗有赏花灯、包饺子、闹年鼓、迎厕神、猜灯谜等。宋代始有吃元宵(汤圆)的风俗。元宵即圆子,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,可带汤吃,也可炒吃、蒸吃。
相关古诗文
谁家见月能枯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。——唐 崔液
春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光阑珊处。——宋 辛弃疾
上一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本年元夜时,月与灯仍旧。不见上一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——宋 欧阳修
3.寒食节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节日里严禁焰火,只能吃寒食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,在清明前一、二日。该节日原为留念介子推而设。
相关古诗文
立刻逢寒食,途中属暮春。——唐 宋之问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春风御柳斜。——唐 韩翃
子推言避世,山火遂焚身。四海同寒食,千秋为一人。——唐 卢象
4.清明节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按阴历算在三月上半月,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。其风俗有上坟、郊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插柳戴花等。
相关古诗文
清明时节雨纷繁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——唐 杜牧
风景焰火清明日,歌哭悲欢城市间——唐 白居易
5.端午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又称端阳、重午、重五。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典礼,因“五”与“午”同音,阴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。一般以为,该节与留念屈原有关。屈原忠而被黜,投水自杀,所以人们以吃粽子、赛龙舟等来吊唁他。端午风俗有喝雄黄酒、挂香袋、吃粽子、插花和菖蒲、斗百草、驱“五毒”等。
相关古诗文
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——宋 梅尧臣
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国亡身殒今何有,只留离骚在人世。——宋 张耒
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——明 贝琼
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——明 边贡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风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——唐 文秀
樱桃桑椹与菖蒲,更买雄黄酒一壶。门外高悬黄纸帖,却疑账主怕灵符。—清 李静山
6.乞巧节
节日介
又称少女节或七夕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现又被以为是“我国情人节”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,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,铺排香案,牵线搭桥,向她请求织布绣花的技巧。
相关古诗文
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——唐 杜牧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渡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世很多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!两情若是长久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——宋 秦观
迢迢牵牛星,皎皎银河女。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整天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银河清且浅,相去复几何?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——古诗十九首
未会牵牛意若何,须邀织女弄金梭。年年乞与人世巧,不道人世巧已多。—五代 杨璞
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——唐 林杰
七月七日长生殿,深夜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为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—唐 白居易
7.中元节
节日介绍
七月十五日,俗称七月半。道教称为中元节,释教称为盂兰节,民间旧称鬼节。民间传统节日,“中元”之名起於北魏,时在阴历七月十五日,部分在七月十四日。原是小秋,有若干农作物老练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先人陈述秋成。因而每到中元节,家家祭祀先人,供奉时行礼如仪。七月十五上坟上坟,祭拜先人。
(2)相关古诗文
四孟逢秋序,三元得气中。——唐 卢拱
8.中秋节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,又称团圆节。阴历八月在秋季之中,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,故称中秋。中秋节的首要风俗有赏月、祭月、观潮、吃月饼等。
相关古诗文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——唐 王建
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——唐 杜甫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土明。——唐 杜甫
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——唐 白居易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——宋 苏轼
9.重阳节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《易经》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两九相重,故阴历九月初九为“重阳”。重阳时节,天高气爽,风清月洁,故有登高望远、赏菊赋诗、喝菊花酒、插茱萸等风俗。现定为老人节。
相关古诗文
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归望积风烟。异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—唐 卢照邻
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异乡送客杯。——唐 王勃
昨日登高罢,今朝更举觞。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?——唐 李白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——唐 王维
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——唐 杜牧
江边枫落菊花黄,少长登高一望乡。——唐 崔国辅
薄雾彤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深夜凉初透。——宋 李清照
10.腊八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这是古代岁末祭祀先人、祭拜众神、庆祝丰盈的节日。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终—个月(腊月)举办,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阴历十二月初八。有吃赤豆粥、祭拜先人等风俗。释教的腊八粥后也进入腊日风俗。
相关古诗文
今朝佛粥交相馈,更觉江村节物新——宋 陆游
11.岁除
节日介绍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阴历十二月三十日晚,家家在清扫洁净的屋里,摆上丰富的菜肴,全家聚会吃“年饭”(年夜饭、团圆饭)。此夜我们通宵不眠,或喝酒谈天,或猜谜下棋,嬉戏游乐,谓之“守岁”。零点时,世人争相奔出,在庭前拢火焚烧(古称“庭燎”,取其兴隆之意),并在这“岁之元,月之元,时之元”的“三元”之时抢先放出三个“冲天炮”(燃爆仗),以求首要兴旺,大吉大利。
相关古诗文
今岁今宵尽,下一年明日催。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——唐 史青
故土今夜思千里,霜鬓明朝又一年。——唐 高适
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——宋 苏轼
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。——不详
在以上11个较大的传统节日里,有两组节日并称。他们分别是:我国四大传统节日:新年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和中秋节;我国四大祭祖节日:岁除、清明节、重阳节和中元节。
【考题操练】
1.“江边枫落菊花黄,少长登高望一乡。”描绘的是( )。
A.清明
B.端午
C.中秋
D.重阳
2.鄙人列传统节日中,有吃粽子、赛龙舟风俗的是( )。
A.清明节
B.重阳节
C.端午节
D.元宵节
参考答案:1.D;2.C
微信大众号:敏试教师网
部分稿件来源网络如有侵权,请通过邮箱联系我们沟通解决。
11
2022.02
高中日语教资备考经历——上海市 1.个人介绍: 自己本科国际贸易专业,硕士在日本学的教育学,在日本三年多。结业 […]
23
2021.12
点击蓝字 01 关于体检 在哪里确定就在哪里体检。然后根据考生属地根据《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历 […]
11
2022.02
教资面试1月8日开考,信任我们现在都处于严重的面试备考阶段,可是重要的防疫资料不能忘,假如没有防疫资料,禁绝参 […]
23
2021.12
2017年11月4日教师资格书面考试考试已完美闭幕,成果查询时刻12月12日,面试报名时刻12月12日,面试考 […]
23
2021.12
小香有话说 许多当地开端确定了 最近许多小伙伴留言说 自己的普通话证书找不到了怎么办? 需不需要从头考一次啊? […]
23
2021.12
保过套餐 介绍 考教师资格证书面考试/面试,假如你需求花1年以上时刻,那必定是你走了太多弯路了! 大多数人,把 […]